3月18日下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传达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重点对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了部署。
会议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强调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来实施,着眼农业发展、响应中央号召、回应社会关切、解决突出问题,经过一段时期努力,使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确保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地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目标。要切实抓好“一控两减三基本”等重点工作,特别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要明确思路措施,通过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和标准化生产、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等途径推进防治工作。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推动形成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强大合力,各相关司局加强沟通协调,根据任务分工,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监测预警,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公众参与,共同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
那我们通常说的农业面源污染是什么,我们要有个大概的了解,下面就是面源污染的介绍和诱发原因:
什么是面源污染,专业解释为:通过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将大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带入受纳水体,使受纳水体遭受污染的现象。
农业面源污染是相对于工业和城市生活面源污染而言的,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和过量使用,以及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任意排放而造成的水体、土壤、生物和大气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几年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为保护有限的农业发展资源,建设美好的人居环境,专家呼吁,健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建立监督管理体系,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已刻不容缓。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畜禽(水产)养殖废弃物、农膜残留、农作物秸秆、城镇居民生活垃圾、污水等造成的水体、土壤、生物和大气的污染,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对策与措施:
(一)广泛宣传教育,营造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社会氛围。
(二)建立完善监测体系,强化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监测。
(三)进行循环利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数量。
(四)完善法律法规,依法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
(六)发展有机农业,全面落实农业面源污染治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