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市场信息

一号文件聚焦“三农” 聚焦微生物肥料


    2015中央一号文件上对农业生态治理是这样表述的:“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按规定享受相关财税政策。”


    土壤是作物赖以生长的基地,而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主要是依靠土壤中生活的、每克土以亿计的微生物的作用。微生物肥料已成为植物营养与肥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养分转化利用率、维护植物健康成长、增产提质和保证可持续生产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物菌肥在农业上的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现国际上已有70多个国家生产和推广应用以含有农作物和土壤有益菌为主的生物菌肥和生物有机肥料,统称为生物肥料。我国目前共有250家企业、年产约三百万吨生物肥料应用于农业生产。高效生物菌肥确实作为肥料行业的后起之秀,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能,它以效果确实、功能广泛、综合利用、节能低排、生态环保、绿色有机等一系列优点,展现给人们一幅美好的前景。

    “应把微生物肥料品牌建设作为提升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中国农科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黄学高在艾农首届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会上强调:“实施微生物肥料品牌战略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艾农肥业只有加快绿色、优质、品牌农业发展,提高资源和品牌使用效率,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机+无机+有益微生物菌将是未来中国农业施肥的发展方向和根本出路,并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发展环境友好型肥料,尽可能减少化学肥料用量,在做好大、中、微量化学元素合理配方的同时,更要配施微生物肥料,只有这样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配方施肥。

   对农业发展未来的洞见与思考,催促着化肥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的大道上奋力奔跑。随着土地流转和合作社、农场、农庄等新型农业组织的出现,农业发展开始不断转型。因此,化肥企业应该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继续开发新产品,不断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农业科技服务方面的工作需求还将提前布局。

    对于生物肥未来的发展前景,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行业规范、产业升级方面:政策管理要规范,国家将完善发展生物肥料有关政策,同时通过行业标准,市场准入规范等政策措施,把住入门关,产品质量关等;发展龙头企业,鼓励合法竞争,淘汰弱小或落后企业,采取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生物肥料行业。二是产品提升、方法改进方面:丰富产品的多样性、针对性要强,在土壤生物修复、抗重茬、工农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快速腐熟秸秆等方面要提高,保证肥料的高效性、活性强且长,使用方法上要方便、适用、保活。三是市场拓展、国内国际并行:扩大应用地区和作物,开拓国际市场,向周边国家或对农产品质量比较重视的国家出口,潜力较大。我们相信生物肥料得到国家、农业及各企业部门的重视后,在未来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