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趋严是大趋势,而化肥行业产能过剩,通过严格的环保政策去淘汰落后产能不但有利于形成淘汰退出机制,缓解产能过剩,更利于化肥行业的健康发展。”湖北三宁化工销售公司经理毛国斌对于通过环保整顿市场的做法是赞成的。他表示:“我国的复混肥行业总产能达到2亿吨,而需求仅有5000万吨,由于进入门槛相对较低,鱼龙混杂,造假制假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化肥市场,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所以国家应该从环保方面关停淘汰部分不合格企业,这样也为正规的复合肥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公平的竞争氛围。”
毛国斌这样说道,经常有经销商拿着小厂的复合肥报价去跟他谈价格,而按照所标注的含量,肯定是不合格产品,这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毛国斌强调,对于大型化肥企业来说,环保设备投入相对较大,仅污水处理设备投入就要上千万,而小复混肥企业投入相对较少,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则更少,所以通过环保手段去淘汰一些不合格的企业更利于有实力的企业做强做大,更好地做好服务,让农民能够科学种田,丰收能够得到保证。
据了解,临沂地区只关停了部分小企业而一些大企业均在正常生产,对此,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修学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在环保方面,不能以规模为标准,无论是规模大的企业还是规模小的企业都是通过了环评后才开始建设,而且规模小的企业也不见得在管理和生产技术上就落后,应该以环评指标说了算。“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只要符合环评标准,能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好产品都应该有生存空间。而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也理应得到淘汰。目前化肥市场竞争激烈,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从生产成本上来说是没有优势的,如果环保设施不达标的话,也会受到处罚,因此,还是应该以市场为主导,通过市场竞争去淘汰部分企业,才能有效缓解国内化肥行业的产能过剩。”